約中午的時間,我們逛的是無遮蔽的朝鮮最大王宮—景福宮
▲衛星圖上的景福宮,包跨青瓦台、景福宮裡的建築都是坐北朝南的最佳風水建築
▲青瓦台門口的對面就是神武門,進景福宮的入口
▲進來之後還是會看到一些便衣警察,保護青瓦台周邊
▲雖然大太陽,溫度還是穿外套較適合
▲進來神武門旁邊的景福宮內部古建築群
▲在這裡照了很多張,其實亞洲的建築都是以中國的古建築相似,導遊說對西方人較吸引,所以帶過大陸團的導遊說,大陸人說:「跟我們國家有什麼不一樣」..
▲景福宮的門票特寫,韓幣2400元
▲走進來後,會看到一個湖中涼亭
▲這裡稱--香遠亭
▲香遠亭有一個哀淒的故事,日軍侵略時把明成皇后(韓國國母)的古骸丟到這個湖裡
▲景福宮是於1395年興建成立到現在,約有614年歷史了,這是宮裡其中的一景建築,當時供休息、生活起居的建築約300多棟,被日本佔據後,摧毀掉剩現在看到10棟左右
▲進入萬始門後,正式進入到正殿
▲象徵從此門進入為一天,景福宮的開始,如開早會或日理國事等
▲古建築+現在的人=特別的景象
▲▼我們在這拍一系列的照片...哈哈
▲郁廷要擺一個top model的姿勢,結果不穩倒了
▲這裡為朝鮮君王接待外國使節時所使用的地方,其建築也是有以最佳風水來建築,外圍是36個方形柱腳為36天罡,24個圓柱為24節氣等,而且因為古時候怕刺客,所以活動地點都不會在一樓,而是設置在二樓
▲景色優美,四面環水
▲千秋殿,為朝鮮世宗大王與眾學者發明韓國文字的地方
▲這裡是思政殿,為朝鮮君王與臣下平日議政、商討國事的主要殿閣,這是裡面的場景
▲思政殿外面的日晷,以前的人用這一個儀器,就可以看整年的時間、節氣等等
▲很清楚的看到勤政殿
▲這裡為朝鮮君王舉行登基或召開宮廷宴會的地方,廣場上有很多石階,開會時是文武百官,依階級高低排列站立的地方
▲正一品,為最高官站立的地方
▲勤政殿的角落的石雕上,可以看到12生肖的雕刻作品
▲這一幕是古代跟現在建築的反差
▲勤政門大門口
▲大約到勤政殿就逛完了,我們就在亭下休息
▲建春門
▲這是國立民俗博物館的建築
▲這是離開前最後一景